【个人感悟】高一数学初高衔接教学反思

初高中衔接阶段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转折点,这一阶段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生高中三年的数学发展。经过近期初高衔接阶段的教学实践,我深刻认识到这一过程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需要对教学内容、方法和学生心理进行全方位反思。

 

所带的两个班高一新生在入学初期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这种“衔接困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知识层面上,初中数学以直观、具体为主,而高中数学陡然转向抽象化、系统化,如函数、集合等概念让学生感到突兀;思维方式上,初中侧重于机械记忆和模仿解题,高中则要求更高的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能力;学习方法上,部分学生仍停留在被动接受状态,缺乏自主探究和总结反思的习惯。这些困境若得不到及时解决,极易导致学生产生畏难情绪,甚至形成长期的学习障碍。

 

面对这些挑战,我尝试从多方面调整教学策略。知识衔接方面,我没有简单重复初中知识,而是设计“桥梁”专题,如在讲授一元二次函数前,先带学生回顾二次方程和不等式,通过对比、延伸的方式自然过渡到新内容。方法指导上,我特别强调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在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高中常用思想方法上投入更多时间,通过典型例题引导学生体会方法的应用价值。同时,我鼓励学生建立错题本,培养自我反思的习惯,并组织学习小组,促进同伴间的交流与互助。

 

通过教学实践,我获得了一些有益的经验。首先,“慢就是快”——衔接阶段切忌急于求成,适当放慢进度,夯实基础远比盲目赶进度更重要。其次,情感关怀与知识传授同等重要,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帮助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最后,差异化教学不可或缺,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弹性任务,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发展。

 

当然,教学中也暴露出一些不足。例如,对个别初中基础薄弱学生的关注仍不够充分;教学案例的生活化、趣味性还有提升空间;与初中数学教师的交流沟通也有待加强。这些都将是我今后改进的方向。

 

展望未来,我将继续深入研究初高中数学知识体系,不断完善衔接教学内容的设计。同时,我会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帮助他们顺利度过这个关键转折期。我相信,通过不断反思和实践,我们能够为学生搭建更加稳固的数学学习阶梯,让他们在高中数学的海洋中自信航行。

评论列表,共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 2023 - 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 - 角木蛟要学习

因为喜欢,可迎万难

© 慕容驹 - 苏ICP备2021030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