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逻辑思维(一)

        逻辑是思维的一面镜子,也是应试中拉开分差的重要能力,同样是生活中处理问题的关键素质。由于形式逻辑思维和辩证逻辑思维是思维发展的两个不同的阶段,所以形式逻辑思维和辩证逻辑思维的发展和成熟,是青少年思维发展和成熟的重要标志。从今天起,我们将详细分析青少年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
        青少年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在前苏联和欧美的心理学著作中都已涉及,例如,西方有的青少年心理学著作,为了对皮亚杰形式运算理论展开讨论,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

①思维结构是如何进行运算的?

②形式推理能力是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的吗?

③形式运算能力的变化是阶段性的吗?

④形式运算能力是可以概括的吗?

⑤形式运算能否通过教育而发展?

⑥所假定的形式运算能力的发展能够区别于其他已知的或假定的能力的发展吗?

当考察所有的论据时,就可以发现在阐述青少年形式逻辑思维发展方面的特点:
第一,思维结构的运算化。从最严格的意义来说,皮亚杰的形式运算理论显然是一种结构能力理论。皮亚杰和英海尔德使用了15种不同的作业,认为形式推理能力对于完成这些作业是必要的,井企图通过对这15种作业的操作情况去阐明形式推理与非形式推理之间的差别,这些作业根据所预期的内在的形式推理结构的操作表现形式,可以划分为三类:组合推理、 变量的析取或分离、比例。
第二,形式推理能力的增长与年龄的关系。所有关于皮亚杰一英海尔的年龄比较研究都揭示出年龄的稳定影响。但年龄对作业操作的影响无疑是极易发现而又极难解释的。差不多所有的操作因素(逻辑能力、记忆能力、计划性、作业的外在组织)都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所以把操作的变化仅仅归之于诸因素中假定的单一因素(即逻辑能力)是不恰当的。
第三,青少年期认知变化的阶段性。关于认知的阶段发展的争论都与分析水平紧密联系。从某一分析水平来看是质变的东西,从另一种分析水平来看则不过是量变。例如,从视觉水平来看,颜色存在着质变,而从光学水平来看,则不过是光波的量变。恰当的标准是很难确定的,也许最直接的方法是考察实际运用概念的情况。布赖纳尔德用密度概念、固体体积守恒、液体体积守恒三项作业来研究比例图式的发展,他认为,虽然这些操作资料不一定能证明联结三种作业操作的推理是通过一个原始的比例图式联系起来的,但这些操作资料至少可以从五个方面来检验皮亚杰的理论:①随年龄而变化;②非线性年龄趋势;③等同出现;④密度概念的出现早于体积概念;⑤年龄较大的被试学习较快。
第四,结构的可概括性。有关形式运算结构的可概括性的两个问题:①形式运算表现的内部同质性问题,也就是说,在形式运算任务的完成上具有相当高的内部一致性;②影响操作的因素问题,对一个人的形式运算能力做出判断是相当困难的,因为影响操作的因素很多,有语言作用、作业内容和作业结构,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综合性概括,正说明了个体的思维能力的差异。

所以我们需要先对中学生字词概念等的分类理解能力做一个统计分析后在做数学的相关统计分析。

评论列表,共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 2023 - 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 - 角木蛟要学习

因为喜欢,可迎万难

© 慕容驹 - 苏ICP备2021030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