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训】师训架构(初稿)

整体架构如下:

教师阶段 新师——角色转换 骨干——站稳讲台 活力——
站领讲台
阶段特点 对教学内容不熟悉;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自己身上;关注对课堂的主动控制;努力得到学生、同事的认可。 积极寻找新资料、新方法和策略,渴望形成自己的技能,易于接受新观念,不断创新、改进、丰富自己的教学
课堂思路基本清晰、讲解基本透彻、方法基本得当,教学目标设定基本科学, 教学资源也开始积累得丰富多彩
职业发展中最初的“高原期”,容易出现职业满意度下降。
出现第二次“高原反应”:有进一步发展的需求和愿望,然而所处的环境可能不具备相应的提升条件,可能不再追求专业发展。
培养目标 掌握基本专业知识、专业中重难点及易错点;
明确课堂的基本构成和技巧。
掌握高中阶段的数学思想和常用数学方法;
能够进行多种教学方式的比较与研究,有听评课的意识和技能
掌握改编题的技巧,具备挖掘题目背后逻辑的本领(压轴题)
以深度反思为主、参与教育教学课题研究、并掌握原子论的课堂逻辑
专业训练 预备知识 必修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与不等式
数学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
高中常用的数学方法
高中常用的二级结论的联系与证明
二级结论的发现与应用——挑战圆锥曲线
二级结论的发现与应用——挑战函数综合
高等数学知识为背景的高中数学题
函数 必修 函数概念与性质
指数与对数函数
三角函数
选择性必修 数列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几何与代数 必修 平面向量及其应用和复数
立体几何初步
选择性必修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直线和圆的方程
圆锥曲线
概率与统计 必修 统计与概率
选择性必修 计数原理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
教学训练(实践课) 课堂导入
例题与习题讲解
作业布置、课后辅导与测试
数学的板书设计
课堂上的时间分配
从教案到教学设计的个性化备课
说课的艺术及评价
观课与评课的意义、原则和方法
同课异构
同步新课的课堂
同步习题(复习)课的课堂
毕业班复习课的课堂
一题多解及“原子论”在课堂中的应用
核心素养 六大核心素养的基本认知 基于培育数学核心素养的案例研究 不同水平的核心素养的探索

 


 

关于教学训练(实践课)新师阶段如下:

1、备课相关


1 如何做学习规划 分析
1、从逐题分析到整体分析
2、从数字分析到性质分析
3、从口头分析到书面分析
4、从归因分析到对策分析
对策
1、知识上的查漏补缺
2、注重学习方法和习惯的调整
3、分析自己的付出和收获是否成正比
4、正确对比,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勇气
5、试卷分析实用方案
2 怎样做试卷分析(考试研究) 1、学科研究的需要——成长
2、招生的重要手段——营销
3、引导学生会学习——教学
3 提升自我、去哪找资源 1、书籍
2、教研组
3、名师课程
4、官方教学资源
5、学生
4 如何有效的备课 1、明确教学目标
2、打通教学逻辑
3、把控教学时间
4、营造教学色彩

2、上课相关


        a、教学教法专业


1 讲课逻辑 1、明白如何拆分“讲课的逻辑”了解其构成
教师自身的逻辑
教师对内容的解释力
教师对内容展现形式

2、掌握五种提高逻辑的方法,并且可以运用
主动学习
阅读推理
撰写评论
参与辩论
换位思考
2 如何讲好一节课,如何讲好一道题 讲课:
1、展知识框架
2、做考点分析
3、亮重点布局
4、讲经典知识
5、解典型习题
6、做知识总结
讲题:
第一步:选好题
第二步:准备讲
第三步:做引入
第四步:讲解题目
第五步:题目总结
3 板书设计 作用:
1、有利于理解记忆
2、有利于给孩子记笔记提供示范
3、逻辑清晰的板书,有利于启发孩子思考
写板书:
tips1:写整齐多练习,少涂改
tips2:布局好
tips3:设计好
tips4:多颜色笔使用有利于突出重点
tips5:例子画简笔画可以很好的调节课堂气氛
4 课堂的把控技巧 1、课堂时间把控怎么样做可以更好?
2、如何避免“被孩子带跑”这样的情况?
3、如何发现定位学生的问题?
5 怎样上好复习课 1、复习课的解读及其现状的分析
2、复习课教法及其课堂形式探讨
3、复习课注意事项以及教师成长
6 七步教学法 第一步:进门考
第二步:授新课
第三步:课堂落实
第四步:查漏补缺
第五步:出门考
第六步:课后落实
第七步:结果公示
时长、顺序等

        b、教师形象及沟通


1 如何与学生友好沟通 难沟通
难理解
2 如何调动课堂气氛 1、第一印象
2、自身素质
3、教学基本功
4、课堂互动
5、具象思维
3 激励的方法--如何解决学生不爱学习的问题 无兴趣----厌学烦躁
无方法----耗时无效
无规划----磨蹭拖延
无习惯----懒惰贪婪

反应层面
问题层面
行为层面
学习层面

学情诊断
学生讲题--掌握程度(记忆\理解\运用)
精准定位(短期)
背诵-转述-识题-解题-辩题
4 如何提问 每课一趣
每课一错
每课一重难

功夫在平时
探索规律、追根究底
5 树立权威 1、开课电话藏玄机
两个输入--学生知识水平、学生性格特征
两个输出--权威感、责任心

2、先发制人提要求
守时:不迟到,不早退
作业:按时完成,按时提交

3、细节取胜胜威信
通过提问引起学生的共鸣
通过例子给学生建立自信
在课堂中添加幽默感的元素

3、课后作业、测试、答疑相关


1 学习效果的监督与反馈 形成性测试——鼓励、精进
终结性测试——评价、反思
常模参照测试——团体、排名

学习效果的监督与反馈
预设的教学目标是否完成
授课效果的监督与反馈
备课时目标达成路径拆分
2 辅助性必要工作 作业的类型和容量
答疑的策略和周期

关于教学训练(实践课)骨干阶段如下:


1 备课(1) 认识备课、编写教案的意义和原则、备课的程序和策略、教案的编写
2 备课(2) 名师的个性化备课、从教案到教学设计、备课管理
3 说课(1) 认识说课、说课的意义、内容和程序、说课的模式和方法
4 说课(2) 说课的艺术、说课的类型、说课的评价
5 观课 观课的意义与价值、观课的准备与观课内容、观课的过程方法与类型
6 评课(1) 评课的意义、评课的原则、评课的形式、评课的方法
7 评课(2) 评课的标准、课堂教学评价表设计与使用、与评课标准相关的问题、教历研究

关于与教学相关的心理学课题思考如下:

普通心理学 绪论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概述
心理的生物基础 学生心理
心理的环境基础 学习心理概论
人的毕生发展 不同领域的学习
需要与动机 学习方式
感觉 学习动机
直觉 教学设计
意识与注意 有效的教学模式
学习 教学策略与有效教学
记忆 学业不良的诊断与对策
思维 多媒体学习与教材设计
语言    
情绪    
意志    
智力    
人格    
研究性教学与学习    

 

尝试缩减如下:

1 教育心理学基础(1) 感知觉,注意和记忆,学习动机,学习迁移/结合近期案例
2 教育心理学基础(2) 中学生的认知发展,情绪发展,人格发展,身心发展/结合近期案例
3 教育心理学基础(3) 心理影响学习的辅导-强化,脱敏,认知,来访者,RET等/结合近期案例

GGB速成

01.滑动条工具的使用
02.文本工具---改变字体(坐标)大小
03.按钮工具的使用方法
04.复选框工具的使用
05.输入框工具的使用
06.属性中显示条件的使用
07.图层工具的使用
08.点操作的相关命令
09.直线射线线段等图形的绘制
10.平行线垂线等线的相关命令
11.多边形工具的使用
12.圆和扇形相关命令的使用
13.圆锥曲线命令
14.角度与度量的使用
15.图形的几何变换
16.表格区之变量分析的使用
17.表格区之列表点列等工具的使用
18.表格区之求和计数工具的使用
19.概率统计工具的使用
20.运算区工具的使用
21.作图过程工具的使用
22.3D绘图区之平面工具的使用
23.3D绘图区之面的垂线和相交曲线命令的使用
24.3D绘图区之画圆命令的使用
25.3D绘图区之柱体椎体相关工具的使用
26.3D绘图区之球面工具的使用
27.3D绘图区之平面对称命令的使用
28.3D绘图区之视图命令的使用
29.指令的输入与使用
30.指令的应用之用指令构造圆内接正多边形
31.指令的应用之割圆术逼近π
32.指令的应用之分形图形--谢尔宾斯基地毯

GGB体系

 

1.1 Geogebra简介
1.2 Geogebra下载与安装(1)
1.2 Geogebra下载与安装(2)
1.3 Geogebra快速入门(1)
1.3 Geogebra快速入门(2)
1.3 Geogebra快速入门(3)
1.4 函数图像(1)
1.4 函数图像(2)
1.5 平面几何对象(1)
1.5 平面几何对象(2)
1.5 平面几何对象(3)
1.5 平面几何对象(4)
1.6 立体几何对象(1)
1.6 立体几何对象(2)
1.7 对象属性的设置(1)
1.7 对象属性的设置(2)
1.8 几个高级技巧预览
1.9 用Geogebra讲高考题(1)
1.9 用Geogebra讲高考题(2)
1.9 用Geogebra讲高考题(3)
2.1 Geogebra指令(1)
2.1 Geogebra指令(2)
2.1 Geogebra指令(3)
2.2 变量、运算符、内建函数(1)
2.2 变量、运算符、内建函数(2)
2.3 几何对象的构建(1)
2.3 几何对象的构建(2)
2.3 几何对象的构建(3)
2.4 几何对象的度量
2.5 几何对象的变换(1)
2.5 几何对象的变换(2)
2.5 几何对象的变换(3)
2.6 函数与分段函数(1)
2.6 函数与分段函数(2)
2.7 函数的根、极值
2.8 函数的导数、积分
3.1 变量、滑动条(1)
3.1 变量、滑动条(2)
3.2 动点、轨迹(1)
3.2 动点、轨迹(2)
3.3 曲线、不等式(1)
3.3 曲线、不等式(2)
3.4 曲线欣赏(1)
3.4 曲线欣赏(2)
3.4 曲线欣赏(3)
3.4 曲线欣赏(4)
3.5 曲面(1)
3.5 曲面(2)
3.6 曲面欣赏(1)
3.6 曲面欣赏(2)
3.7 圆锥曲线(1)
3.7 圆锥曲线(2)
3.7 圆锥曲线(3)
3.8 圆锥曲线与圆锥
4.1 自定义工具(1)
4.1 自定义工具(2)
4.2 列表与序列(1)
4.2 列表与序列(2)
4.2 列表与序列(3)
4.2 列表与序列(4)
4.2 列表与序列(5)
4.3 绘图艺术(1)
4.3 绘图艺术(2)
4.3 绘图艺术(3)
4.3 绘图艺术(4)
4.4 迭代(1)
4.4 迭代(2)
4.5 分形艺术(1)
4.5 分形艺术(2)
4.5 分形艺术(3)
4.5 分形艺术(4)
4.6 立体艺术(1)
4.6 立体艺术(2)
4.6 立体艺术(3)
4.6 立体艺术(4)
4.7 Latex公式美化(1)
4.7 Latex公式美化(2)
4.8 图片与声音
5.1 事件及脚本(1)
5.1 事件及脚本(2)
5.1 事件及脚本(3)
5.1 事件及脚本(4)
5.2 交互及控制(1)
5.2 交互及控制(2)
5.3 分步演示型课件(1)
5.3 分步演示型课件(2)
5.3 分步演示型课件(3)
5.4 探索型课件(1)
5.4 探索型课件(2)
5.4 探索型课件(3)
5.4 探索型课件(4)
5.5 自动检测型课件(1)
5.5 自动检测型课件(2)
5.5 自动检测型课件(3)
5.6 游戏型课件(1)
5.6 游戏型课件(2)
5.7 电子表格、概率统计(1)
5.7 电子表格、概率统计(2)
5.7 电子表格、概率统计(3)
5.7 电子表格、概率统计(4)
5.7 电子表格、概率统计(5)
5.8 代数自动演算(1)
5.8 代数自动演算(2)
5.9 与ppt、网页的集成(1)
5.9 与ppt、网页的集成(2)
评论列表,共 1 条评论
  • 慕容驹 · 
    GGB速成 01.滑动条工具的使用 02.文本工具---改变字体(坐标)大小 03.按钮工具的使用方法 04.复选框工具的使用 05.输入框工具的使用 06.属性中显示条件的使用 07.图层工具的使用 08.点操作的相关命令 09.直线射线线段等图形的绘制 10.平行线垂线等线的相关命令 11.多边形工具的使用 12.圆和扇形相关命令的使用 13.圆锥曲线命令 14.角度与度量的使用 15.图形的几何变换 16.表格区之变量分析的使用 17.表格区之列表点列等工具的使用 18.表格区之求和计数工具的使用 19.概率统计工具的使用 20.运算区工具的使用 21.作图过程工具的使用 22.3D绘图区之平面工具的使用 23.3D绘图区之面的垂线和相交曲线命令的使用 24.3D绘图区之画圆命令的使用 25.3D绘图区之柱体椎体相关工具的使用 26.3D绘图区之球面工具的使用 27.3D绘图区之平面对称命令的使用 28.3D绘图区之视图命令的使用 29.指令的输入与使用 30.指令的应用之用指令构造圆内接正多边形 31.指令的应用之割圆术逼近π 32.指令的应用之分形图形--谢尔宾斯基地毯
© 2023 - 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 - 角木蛟要学习

因为喜欢,可迎万难

© 慕容驹 - 苏ICP备2021030040号